很多父母觉得奶瓶消毒就是小事一桩,冲完奶粉后冲洗干净,直接放到开水里泡几分钟就可以。可事实上,杀菌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,所谓的高温能杀菌,并不是用开水烫烫就可以。
宝宝的肠胃娇嫩,脆弱到经不起半点折腾,每天要是用消毒不到位的奶瓶喝奶,那后果得有多严重啊?婴幼儿用品的消毒标准,本来就远高于成人,那些藏在奶瓶缝隙里的细菌,可不是开水随便烫烫就能消灭。
开水烫奶瓶,到底错在哪里?
很多父母迷信开水能杀菌,觉得只要水温够高,细菌就无处可逃。
但真相是:所谓的开水消毒,都是在自欺欺人。
首先,烫的时间根本不够。
大部分细菌要在100℃的沸水中持续煮10分钟左右,才能彻底杀死。要是只把奶瓶往开水里涮一下,最多两三分钟后开水温度就会降下来,根本就不可能把细菌杀死。这样下次宝宝喝奶的时候,细菌就会顺着奶液进肚子里。
其次,烫不到细菌的藏身之处。
奶瓶不是光滑的杯子,瓶身、瓶盖有螺纹接口,奶嘴有出奶孔,这些地方特别容易藏奶渍和细菌。开水只能烫到表面,那些缝隙里的顽固分子根本就碰不到,这些奶渍要是长期停留在奶瓶上,就会滋生新的细菌。
最后,烫碗的操作太坑。
很多父母把烫好的奶瓶取出来,直接就放在厨房台面上,或者是直接用没洗干净的毛巾擦。这样的做法,真的让刚勉强减少的细菌立马又回到了奶瓶上,前面的步骤等于白做。消毒整个过程都要特别严谨,才能让奶瓶保持干净。
奶瓶消毒马虎不得,这几个步骤很关键
奶瓶消毒直接关系到宝宝的健康,父母总想着买各种网红消毒产品。可实际上,奶瓶消毒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复杂。
与其斥巨资买一堆花里胡哨的东西,不如掌握更科学的方法,这可比瞎用开水烫奶瓶靠谱100倍。消毒的核心是“彻底杀菌”和“避免二次污染”,只要这两个细节做到分,就无需担心了。
1、先清洁,再消毒
很多人直接把带着奶渍的奶瓶拿去消毒,这种方法错得离谱!因为奶渍里的蛋白质会形成保护膜,把细菌裹在里面,就算后续消毒也杀不死被裹起来的细菌。
正确的做法是需要先用流动清水把用完的奶瓶冲洗一遍,把里面残留的奈叶冲洗掉,再用专用的奶瓶刷挤上清洁剂仔细刷,把奶嘴、瓶身、瓶盖处都刷干净后。这里建议父母给准备柔软的刷子,能减少对奶瓶的损害。
2、选对消毒方式
目前最靠谱的消毒方式有两种:一是煮沸消毒,二是蒸汽消毒。具体选择哪种方式,父母按需选择就可以,只要方便操作就行。
如果是煮沸消毒的话,可以准备一个专用的锅具,加水没过奶嘴、奶瓶,等到水开后开始计时煮10分钟。注意,奶嘴要是硅胶材质,煮5分钟左右就可以,煮得太久会使奶嘴老化。
如果是蒸汽消毒更方面,准备一个专用的蒸汽消毒锅,按照说明书操作就可以。一半蒸汽消毒15分钟左右就能搞定,高温蒸汽可以渗透到奶瓶的每个缝隙中,这样杀菌、消毒更彻底,还不用担心奶瓶被煮坏。
3、消毒后别乱摸
消毒后的奶瓶千万别直接用手拿,最好准备一个干净的镊子,把奶瓶夹出来放到干净、干燥且通风的盒子里,而且收纳盒也要定期消毒。这里建议不要选择密封性太强的盒子,主要是密封环境容易滋生霉菌。
对了,要是消毒后的奶瓶暂时不用,下次再用之前最好用开水冲一下,或者用干净的纱布蘸温水擦拭一下奶嘴,确保万无一失。只是消毒后的奶瓶千万别放得太久,主要还是担心被二次污染。
偷偷告诉新手父母:奶瓶消毒不是越频繁越好,一天给奶瓶消毒七八次,纯粹就是浪费!过度消毒,反而会破坏奶瓶、奶嘴的材质。6个月前的宝宝奶瓶,每天消毒1-2次就行;超过六个月,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就行。
写在最后:别再觉得开水烫奶瓶就能消毒,宝宝不会开口说话,但他们的身体不会说谎。入口安全这一步,还得要父母帮忙把关,这样才能让宝宝在相对干净、安全的环境中长大。
发布于:新疆